讀書方法分享
一、讀書進度安排
我以前沒有接觸過地政相關科目,所以我從零開始,準備時間一年,準備分為下述幾個階段:
1.第一個階段預習
各科開課前一個月先自行閱讀參考書及聽DVD視訊,試著了解與背誦,各科都整理出一本自製的筆記, 把要背的內容全部抄在裡面。
2.第二個階段開始上課
上課內容與之前製作的筆記本核對,將補習班課本的內容與參考書及筆記本結合,將遺漏或補充部分記入筆記本。
3.第三個階段複習
各科每個章節,每個禮拜至少要複習一次,才不會忘光光。
4.第四個階段練習考古題
各科二十年分的考古題每題至少練習兩次,用申論紙練習寫出完整的架構,包含前言、考試答案及字數未達一頁半時,要增加的相關內容。
地政士考古題練完後,連公職的考古題一起做,這樣可以幫助看申論題時,能快速思考,理出頭緒寫出架構。
5.第五個階段考試前自製考場報
大約考試前倆個禮拜,我開始自製考場報。
考場報係指自己各科不熟的地方,或是數字、公式等。並且一天選一篇題目練習作文,題目可以選用考古題的考題,大多是與國土規劃、環保有關的議題,並且參考相關國土規劃及環保議題的書籍、影片、網路資訊。
地政士以申論題為主,所以背誦方式以架構方式記憶。
架構非常重要。例如土地法來說,優先購買權的架構體系包含土地法第34條之1、第104條、第107條、第219條、土地徵收條例第59條。先將這幾條法條的標題背起來(標題可參考課本或是小法典每條法條都有編錄標題),然後再延伸將每條內容背起來。
最後將土地法全部內容變成一個一個主題,都像上述方式一樣做出架構圖,例如外國人的架構圖、地籍測量的架構圖、土地重劃的架構圖、土地徵收條例程序的架構圖等。
二、各科準備技巧
1.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
地政士的民法考題落點比較好抓,總則大多落在行為能力、時效取得、代理人。
債權落在債之發生原因及債務不履行。
物權大多落在抵押權、共有及民法第758條及第759條。
繼承偏向計算遺產。
所以民法因為範圍太廣,僅著重在上述幾個落點熟背及了解法條用法,其他部分盡力而為。
2.土地登記
土地登記包含土地登記規則及地籍測量實施規則。所以我將土地登記切成三個區塊,分別為總則、各類登記、地籍測量實施規則。並將三區塊有相關聯部分做結合。
土地登記與土地法、民法等息息相關,所以也一併將土地法、民法等相關內容與土地登記做結合。
3.土地法
土地法我將之切成數個區塊,包含地權、地籍、土地重劃、土地徵收、都市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、土地使用。針對各區塊做出架構圖,幫助記憶。
4.土地稅法
土地稅法,將各稅法整理出納稅義務人、稅基、稅率、優惠稅率等區塊的架構圖背誦。
5.國文
在考前大量閱讀相關國土規劃、環保議題的書籍、網路資訊、影片。並且最後兩個禮拜每天寫一篇作文,字數一定要練習一篇文章寫六頁。
The Press Release 一年考取地政士、不動產經紀人雙證照 考試心法分享 appeared first on EZPR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